Saturday 4 October 2008

The Verve - Forth

The Verve, 相信是我投放得最多個人感情的英國樂團, 一切也是由1997年的一張 Urban Hymns 開始, 當年可說是樂迷的豐收年, 同年英國出現了三張被世人推崇為年度, 甚至是九十年代最震撼的大碟, 分別是 Radiohead 的 OK computer, Spiritualized 的 Ladies and gentlemen we are floating in space及 The Verve 的 Urban Hymns. 那時我只有13歲, 是一個除了打遊戲機外便甚麼也不懂的小孩. 大概在中六, 七時, 我首次接觸英國音樂, Oasis, 記得依稀聽過 bittersweet symphony, 還以為那是 Oasis 的 whatever, 可能因為兩者都有動人的弦樂 looping 吧, 後來方知道這是來自一隊名為 The Verve 的樂團, 一聽 Urban Hymns, 他們便在我心弦裡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 在我的成長裡也留下很多永不磨滅的烙印.

主唱 Richard Ashcroft 有如詩人 Jim Morrison 的氣質, 對生命, 死亡的體會, 完全在他對人生自省的歌詞中表現出來, 因為他年少時便喪父, 促使他對了解生命真正意義有著無比的渴求, 更決定於音樂裡找尋答案. 這些都對正值青春期的我影響很深, 我由 what else should I say, everyone is gay 走到 No change I cant change, im here in my mind. 發現原來搖滾樂的信息可以如此鼓舞著人心, 他表現出一種自我是渴望與人分享, 像是告訴你們世界是如此美麗. 直接與你在交流, 互動. 如果 OK computer 是冷, Urban Hymns 便是暖, 耳朵第一次接觸 OK computer, 整個人是沉了下去的, 我嗅到電器味, 我感受到人與人的隔離, 城市生活的灰白, 最後一曲 tourist 就是城市人的側面, 不用表露太多, 像旅客觀光般, 不要停下來駐足太久. 相反, Urban Hymns 卻是讚頌著人性的美, 作為人類的甜與苦, 當中有美好, 掙扎, 無奈, 是很個人的情感, 不是以第三者的角度看城市, 而是以自己的血液體會在這裡經歷的一切, ‘You know im trying to tell you about my life, my tongue is twisted, man more dead than alive. And my feelings, they’ve always been betrayed, im born a little damaged man, look what they made.’ 是全碟令我最不能自拔的一段, 像毒藥一樣, 緊繃著我. 他們也是第一隊讓我了解一點點迷幻樂的樂團. The Verve 的音樂/歌詞總給我感覺是一份對比當代其他 brit-pop 樂團散發出多十年般的內涵. 他們對樂曲氣氛的拿揑帶來無限空間感 (這明顯歸功於 Nick McCabe 的結他), 然而密集富結構的編曲, 使人不至迷失, 也讓我聽得明白, 老實說, 我們都知道 Jimi Hendrix, Doors 是迷幻樂的鼻祖, 但到現在為止我都聽不明白他們, The Verve, 卻在大碟以平易近人的編排, 帶點流行的曲風, 譜出一段段迷幻樂章, 讓樂迷踏著一條完美的中線, 捉緊他們的時間藝術.

然而, Urban Hymns 的成功, 只為他們寫下完美的句號, 樂團最後因為 Richard Ashcroft 與 Nick McCabe 不和而解散, 我開始聽他們的時候便是 Richard Ashcrof 單飛的日子, 這也是自己特別喜歡他的原因吧, 一個他, 一個 Bernard Butler, 我永遠是他們個人專輯的捧場客. 樂團解散, 重組, 在樂壇上不算新鮮, 但往往給人慘痛經驗, The Verve, 卻很不同, 第一次分開, 以 Urban Hymns 回歸, 及後 Richard Ashcroft 的個人大碟, Along with everybody, Human conditions, Keys to the world, 彷彿他們的音樂從來沒有離開過, 相隔11年, 他們再次走在一起, 推出第四張 Verve 大碟 – Forth. 讓我們又一次與他們同步.

Love is noise 成為他們的先鋒, 大概在七月時他們在網路上公佈這單曲, 印象中他們好像從來未試過以 Love 來作歌名. 聽後覺得以單曲來說的確氣勢十足, 很 Richard Ashcroft 的 wording parallel, song oriented, 朗朗上口的歌詞, 富旋律的 looping, 是典型單曲. 到八月底大碟終於公開發行. 我一看封面便想起 Storm in heaven. 他們第一張大碟, 出道近二十年, Verve 會否回歸他們迷幻的風格? 十首歌一小時多的長度好像已經告訴了答案. 聽完 Love is noise, Nick McCabe 的缺席使人聯想新碟會很像 Richard Ashcroft 的個人碟, 而不是 Verve. 但在 appalachian springs, numbness, judas 等曲裡發現 Nick 的結他搶耳非常, 帶動著整段時間的長廊, 建築起樂章的結構. 而他對效果器的運用還是如此出色, 營造出如同樓梯般的音階, 一步步帶我們進入封面的雲霧裡. Noise Epic, 很喜歡它分多鐘混沌的結他前奏, 然後急速變化, 節奏變到愈來愈快, 辛辣的結他也愈來愈大聲, 全曲歷時八分多鐘, 顯盡四人建構的功力. Rather be, 開首的鍵琴已非常悅耳, 結他, 低音跟隨同時作出呼應. Valium skies, 我最喜歡的一首, 始終我還是給 Richard Ashcroft 的詞觸動著心靈, ‘when it comes to my valium skies, she don’t mind if I cry.' 我想起很多往事, 曾經自己在一個地方, 聽著 sonnet, lucky man, 我當時以為自己找到了快樂, 日後只要努力便可以了. 然而原來, 那個早上一些東西已溜走了. 剩下來只有音樂的旋律在耳邊徘徊, there was only Richard Ashcroft makes me a lucky man..

總括而言, Forth 出來的效果是超過自己預計的, 它能夠平衡到各人的風格, 做出一張 The Verve 的大碟, 同時看得出他們不是只刻意創造另一次 Urban Hymns 經典, 而是真正想讓 The Verve 重生. 有時一些樂團, 他們重組, 新歌好聽與否, 已不重要. 重要的反而是他們再次拾起樂器, 給予自己情感上的意義. 我們不是專業樂評, 這東西也不需要什麼專業, 我們只想一點點音樂, 一點點分享, 便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