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the definition of my life
The Beta band – Dry the rain
The Beta band – Dry the rain
何為 indie
music, 這是一個當日我告訴自己要在這裡找到一點頭緒的課題.
要說 indie 音樂只是基於其唱片商是獨立抑或是主流 (Sony, Warner, EMI,
Universal) 這二分法不太恰當. 首先, 一個樂團屬於 (license to) 獨立唱片商但其唱片商可以把它的 distribution right 給予主流唱片商, 因為主流唱片商有更好的資源,
網絡覆蓋去發行唱片. 同一時間, 這麼的二分對一些真的身在主流唱片商 (不論是 direct-label 或 sub-label ) 的樂團我也覺得不公平. 工業架構是了解流行音樂的工具,
但在我看來不是決定流行音樂的原因.
音樂確實性一詞很有用, 但以他來說明何為 indie
也不夠信服. 要說 indie 音樂帶強的音樂確實性便好像說其他類型音樂不確實. 而且音樂確實性一詞一路上也在演變. 由三十年代百老匯的 tin pan alley 唱著別人的歌, 到如Frank Sinatra, Louis Armstrong 等人把觀眾帶入歌曲的演唱, 及後五十年代 Hank Williams, Woody Guthrie 訴說在地人故事的 country/folk 音樂; Little Richard, BB King 等人把黑人藍調樂給予白人的 Elvis Presley. 我根本不能說他們確實與否. 我只知道他們的re-issue Uncut, Mojo 等雜誌也給五顆星. 無他的, 六十多年的歷史你總不能打爛自己招牌.
Indie 音樂有著一股很特別的原素. 你感受到他們是 indie 音樂, 但卻往往說不出為何. 很奇怪吧? 如果我們聽 metal, 我們可以從他的衣著, 結他的風格, 頭髮的長度等等告訴你他們是 metal. 要是dance, 我們可以從他們所用的樂器, 模擬器, 聆聽者的行為等說明那是 dance 音樂. 但 indie 呢? 演出者沒有一致, 特定, 統一的衣著 (最好的例子如 Yo la tengo, Pavement… etc), 他們跟你落樓下吃飯的大叔沒有兩樣. 他們所用的樂器很廣泛, 以結他為主, 但也會出現 sampling machine, 模擬器等. 而且, indie 音樂的聆聽者排他性一般不會跟只喜歡特定類型音樂的死忠者那樣強. 例如, 一個 metal 友一定不會喜歡 lady
gaga, 但喜歡 indie 音樂的人一般接受能力大一點,
他們不一定喜歡主流音樂, 但對整體流行音樂其他類別不會太過抗拒.
我們可有想過為何音樂會有那麼多類型, 浪潮? 那只是社會, 文化, 媒體的產物. 當時的 punk 音樂如果是 punk 音樂的話便不是 ‘punk' 了. 類型, 只是後話. Glam, Grunge, Bri-pop, Tri-hop… 很多很多也是後來被媒體從他們的風格, 歷史文化給予定義的東西. 那樣什麼才是 indie 音樂? 套用符號學大師Ferdinand de Saussure 的說法, 符號與其含意是 arbitrary. Indie 音樂, 就好像一些 arbitrary 的符號, 拒絕被定義為任何類型的一群.
我們看到太多樂團由成功走到被商業因素喪失自我的例子. Indie 音樂是聰明的搖滾客, 他們走的是一條平衡的中線, 不在乎的態度, 用心的是音樂本身的質素, 考驗的是他們音樂的才能, 以及面對音樂工業正確的處理手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