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4 April 2011

5/4 In memory of Kurt Donald Cobain 2011

縱然隨著年紀增長, Nirvana 在我心靈裡一直佔有著重要的位置.

那是青春期的聲音, 是一樣非筆墨可以言喻的感情. 音樂與人的關係是要依靠時間來沉澱的, 英文的詞彙很有意思, 是 sentimental 的感受, 也是sediment. 就如親情, 友情, 愛情一般, 日子愈久, 感覺愈真實. 他們給予我的沖擊, 震盪, 無窮的力量. 可能一生人只會出現一次的共嗚. 卻在我們之間發生了. 你有試過嗎? 一種沒有理由便與那樂團連繫起來的感覺. 你會覺得自己與他們一樣, 不是他們代表著你的聲音, 而是一種 embodiment, 個人內部的具體化. 他們影響著你的人生哲學, 處世態度. 但同時你會與他們保持一點點的距離, 不作聲的了解著他們, 因為你知道, 他們才是被挑選的一群.

今年我很銳意要在我的功課裡寫 Nirvana, 因為我要在英國這裡留下一點我認為重要的搖滾樂歷史. 在寫作的過程中, 我試過一星期只聽他們的歌, 在圖書館看上他們的東西一整天. 漸漸地發覺對他們有一點新的體會. 一種經度的分析.

每一個藝人都是從粗糙的原始力量與精巧當中攝取平衡, 那是一個 artist 跟 entertainer 不同的地方. Entertainer 只會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平衡. Artist 是向內找尋一個人的 muse (我不懂怎翻譯, 那是一非常意會的詞語) 回顧 Nirvana 的一生, 以唱片作單位. 我看到在第一張專輯 1989年 Bleach 那最原始, 沒有修飾的聲音, 力量. 到 1991 年 Nevermind 時期那較為商業的作品, 充滿著音量控制的 track layer 設計, 以至一首 smell like teen’s spirit 把 Michael Jackson 打下來, 成為 billboard 的冠軍. 然而, 其實之後的 Nirvana 是希望作出改變的, 看到及後 1993 年緊接著的 In Utero, 請來Steve Albini 作監製, 打造一張 wall of sound 的現場感錄音唱片. 更甚是他們不滿意Steve Albini 在某幾首歌曲的做法, 取而代之找來 R.E.M 的 製作人Scott Litt 重新為heart-shaped box 與 all apologies 混音. Nirvana 的轉變, 可見一班.

到 Nirvana 生平最後一張專輯, Unplugged in New York 便足夠證明 Kurt Cobain那銳意於精巧當中攝取平衡的取向. 小時候會認為 Unplugged in New York 是 Kurt Cobain 為自己舉行的一個葬禮, 但卻忘記了他是一個藝術家. 是一個渴望在音樂上前進的人. 他已厭倦了那流行曲的曲式和那靜, 嘈, 靜, 嘈的聲量變化. 他要進行一個實驗, 是對音樂美學的追求. 同樣找來Scott Litt 當製作人, 為什麼? 首先 Kurt Cobain 很喜歡 R.E.M, 那是不用置疑的事. 他多次公開 R.E.M 是自己最欣賞的樂團, 是他最感連繫的藝人. 其次, 是 R.E.M 音樂裡聲音的確實性, 那些 acoustic 安排, 環境氣氛的拿捏, 純聽覺上的享受正正是 Nirvana 一向欠缺的原素. Unplugged in New York 演唱會運用的樂器(木結他, 大提琴), 翻唱十九世紀美國民謠 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 也是一些傾向確實性的舉動及證據. 有時真的不能想像, 如果 Kurt Cobain 不了結自己的生命, 他還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音樂.

今天是香港的清明節, 也是 Kurt Cobain 的十七年死忌. 多謝你, 給了我們的一生… 真心的. 下一年自己便二十七歲了, 可能我做不到 ‘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 因為如 Neil Young 所說, ‘would fade away so young, with so much left undone.’ 或者 burn out 之前, 我還有太多事情要做.

http://kit1969.blogspot.com/2009/04/54-kurt-cobain-was-dead-15-years-ago.html
零九年的連結

不用道歉, 愛我便足夠.

All apologizes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