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真實性這名詞其實很迷惑, 它在個人, 文化層面上給予音樂, 聽者無限的力量. 就好像說這歌代表我, 是我的寫照, 是文化, 種族, 社會團體的共同經歷等等; 但把它一帶到音樂工業, 消費, 經濟層面上, 它頓時成為一件工具. 就以黑膠唱片為例, 相信購買它的人多是出於它賦予那音樂真實性的意義, 例如黑膠的 analog 的聲音比較溫暖, 它更能代表原始錄音時的聲音, 購買它是一種對音樂的尊重等. 但有一研究指出, 人在聽同一段音樂兩次, 然後告訴他們一段是黑膠, 一段是數碼的時候, 有超過 80% 的人會說黑膠那段比較好聽; 而在一些電子數據中, analog和數碼在處理音頻上各有它們好與壞的地方, analog 在處理低頻時會穩定一點, 而數碼在處理高頻時會較好, 所以在說那種聲音比較好時, 其實首先要確定自己要著重聽什麼, 還有唱片是用那種方法去錄. 因為不論怎樣, 聲音經過愈多的轉換就會愈多偏差.
再看看十大黑膠唱片的名單, 他們是 Radiohead, Beatles, Bob Dylan, Animal Collective, Bon Iver, Pearl Jam 等等. 他們都是傾向某一類型的音樂, 當中很多還是一些新晉的獨立樂團. 他們的型像, 風格與音樂真實性有很大的關連, 這數字不是巧合的, 如果是 Ladygaga, Taylor Swift, Susan Boyle 等人榜上有名的話. 我相信黑膠才是真的復辟. 真實性被帶到消費, 經濟層面上成為一種招來. 再說, 那 33% 的增加其實只佔了音樂總銷量的2%.
有時進入HMV看見黑膠唱片, 其實心裡不是味兒. 就如你到超級市場看到有生猪肉, 魚, 菜買的時候. 我會問, 可以leave them alone 嗎? 音樂工業與街市, 超級市場一樣應該有自己的生態系統. 我相信黑膠唱片那 2.5百萬的銷量是驕人的. 但統計數字也是出於大唱片公司的提供. 其實真正維持著黑膠唱片多年來的生存是源自很多沒有正規給予統計的細獨立唱片店, 網路上的二手市場, 還有一眾多年來以黑膠唱片維生, 作為武器的 D.J(不是電台的唱片騎師), 以及其在下的次文化.
突然想起一張很喜歡的黑膠唱片. 我認為是 90年代的 masterpiece concept album - Three sides to every story. 你有沒有變潮濕呀?